優質的服務流程
· quality of service processes ·
需求溝通傾聽客戶需求,了解用戶使用環境和現場工況
方案設計根據現場實際工況,針對性出具解決方案
合同簽訂技術和商務規范確認,簽訂合作協議
產品制作選擇最優質的元器件,嚴格按照技術協議
調試安裝現場規范安裝,靜態動態調試,分析儀運行
售后服務后續維護,持續跟進,終身維修
山東濟南市槐蔭區太平河南路1567號均和云谷濟南匯智港6號樓
氨逃逸的優化控制需遵循“源頭減量、過程優化、末端監控”的整體思路。通過以下五項關鍵技術手段,可將氨逃逸穩定控制在3ppm以內,同時確保脫硝效率不低于70%:
閉環噴氨控制
采用激光原位氣體分析儀(測量精度±2%)實時監測出口NO?濃度,目標設定為≤150mg/m3。通過PLC建立NO?濃度與噴氨量之間的聯動模型:當NO?濃度高于設定值時,噴氨量按5%-10%梯度遞增;當低于設定值5%以上時,則按3%-5%梯度遞減,從而避免過量噴氨。
溫度場均勻性提升
通過調節二次風門開度(風速控制在3-5m/s)及燃燒器配風比例,減少爐膛內的低溫區(<850℃)或高溫區(>1050℃)。必要時在尾部煙道加裝擾流板,促進煙氣混合,使噴射區域溫度波動穩定在±50℃范圍內。
分級與多點噴射
根據鍋爐負荷分段設計噴氨策略:
低負荷(50%-60%):啟用下層2-3個噴口,噴氨量控制在10-15L/h,防止局部氨積聚;
中負荷(70%-80%):啟用中層噴口,噴氨量提升至18-22L/h;
高負荷(90%-100%):全層噴口開啟,噴氨量控制在25-30L/h。
多點噴射可使氨在煙氣中分布均勻性提升40%-50%,有效減少局部高氨區。
氨水霧化優化
采用雙流體霧化噴槍(壓縮空氣+氨水)替代傳統單流體噴槍,霧化壓力保持在0.3-0.5MPa,將霧滴粒徑穩定控制在50-100μm(傳統噴槍多為100-200μm)。更細的霧滴使氨與煙氣接觸面積增加2-3倍,氨利用率從60%-70%提升至85%-95%。
與低氮燃燒技術協同
在鍋爐前端采用低氮燃燒器(如空氣分級燃燒器),通過推遲燃燒與降低局部氧濃度,將初始NO?生成量減少30%-40%(從350-400mg/m3降至200-250mg/m3)。初始NO?濃度降低后,噴氨需求相應減少25%-30%,從源頭緩解氨逃逸風險。
山東新澤儀器有限公司生產的TK-1100型氨逃逸在線監測系統采用高溫伴熱抽取技術+TDLAS技術(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光譜吸收技術),對脫硝過程中的逃逸氨進行連續在線監測,系統由取樣及傳輸單元、預處理及控制單元、分析單元三部分構成,主要應用于眾多工業領域氣體排放監測和過程控制,例如:燃煤發電廠、鋁廠、鋼鐵廠、冶煉廠、垃圾發電站、水泥廠和化工廠、玻璃廠等。